束手待毙的束是什么意思
“束手待毙”的“束”字有多重含义,但在这个成语中,它的意思是捆绑。这个成语整体上形容遇到困难或危险时,因为无法解脱或逃避而束手就擒,没有反抗的能力。
以下是关于“束手待毙”中“束”字的详细解释:
1. 基本含义:在“束手待毙”中,“束”指的是捆绑。这个动作通常是为了限制或控制某人的行动自由。
2. 成语的整体意义:当人们处于困境或危险之中,无法通过逃跑、反抗等方式来摆脱时,就会采取“束手就擒”的态度。这通常意味着放弃抵抗,等待被捕获或遭受进一步的损害。
3. 出处与用法: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,原文是“遇交情者,解绳索,束手待毙。”在这里,“束手待毙”用作谓语,形容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绝望。
综上所述,“束手待毙”中的“束”字指的是捆绑,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在困境中无法自拔、只能等待被捕获的状态。
束手待毙怎么写
“束手待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捆起手来等待死亡,形容遇到困难或危险而不采取行动。它出自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
如果你想把这个成语写成一篇文章或者句子,可以参考以下示例:
1. 在面临困境时,他束手无策,只能束手待毙。
2. 面对强大的对手,他束手待毙,无法抵挡。
3. 由于缺乏经验,他在工作中屡屡束手待毙,无法解决问题。
4. 在紧急情况下,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,而不是束手待毙。
请注意,“束手待毙”是一个贬义词,通常用来形容消极、被动的态度。在写作时,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。